- 路庆勇;古丽巴哈尔·卡德尔;张思怡;希尔库力·哈力克;柳杨琦;魏学钰;
目的 了解新疆55岁以上居民健康科普需求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社区健康科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新疆南、北、东三疆域42个乡镇/社区55岁以上970名居民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安德森模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科普内容需求排名前三位为防诈骗、食品安全、健康饮食;渠道需求排名前三位为广播/电视节目、社区/医疗机构、配偶/子女;专栏需求排名前两位为科普讲堂、在线网络媒体;形式需求排名前三位为视频、声音、图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同住子女数和患病情况影响居民的健康科普需求(P<0.05)。结论 5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科普需重点关注缺乏家庭支持或社会参与度较低的居民、患病居民及其家属。
2025年05期 v.42 55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冕;田昕;魏巍;辛有清;
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参与科研积极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究推动医院科研工作创新的有效举措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其科研工作参与现状,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计发放1 45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0%、91.7%。分析结果表明,75.8%(24.2%)的医务人员对目前从事的科研工作持有积极(不积极)态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11~20年:OR=0.441,95%CI:0.322~0.668);≥21年:OR=0.490,95%CI:0.337~0.736)和组织科研氛围(OR=0.524,95%CI:0.317~0.862)是影响科研积极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工作院区(OR=1.377,95%CI:1.030~1.875)、学历(博士研究生:OR=2.447,95%CI:1.185~3.454)、科研平台建设(OR=4.106,95%CI:2.774~6.229)和自我价值成就(OR=2.172,95%CI:1.439~3.353)则为促进因素。结论 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目前科研工作持有积极态度。提升医务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积极性,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梯队,应进一步加强培养青年人才,形成“抓两头、提中间”的院内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创新型组织科研氛围,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以此激励不同层级人才共同实现高质量创新产出。
2025年05期 v.42 559-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易颖;骆依静;梁淑娴;李旭萱;王君卿;庞震苗;
目的 研究医者视角下医患信任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编“医媒健康传播与医患信任度关系的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选择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57份,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W检验对医患信任度得分分布情况、不同类别医患信任度差异以及新媒体运营对医患信任度的影响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医患信任度的因素。结果 在医媒健康传播上投入精力较多的医师收获的粉丝患者更多(超过36.4%),患者就医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更高,疗效更好,对治疗方案选择更迅速、坚定。医媒健康传播介入下,医师的从医年限(β=0.372)和在新媒体投入的精力[哑变量:投入很少(β=0.278)、不确定(β=0.616)、投入很多(β=0.691)和投入非常多(β=0.629)]是影响医患信任度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 基于医方视角,医媒健康传播对促进医患信任度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2025年05期 v.42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任艳;王艺琳;刘泽华;董宇;吴正昊;刘洪庆;
目的 分析我国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我国制定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2013-2021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绘制简略期望寿命表和去脑血管疾病死因期望寿命表,同时应用Arriaga分解法分析各年龄组对期望寿命的作用,应用Joinpoint 4.9.0.1软件对我国脑血管死亡率与期望寿命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 2013-2021年我国脑血管疾病年平均死亡率为149.2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5.00/10万。2013-2019年死亡率年均上升0.79%,2019-2021年年均上升4.16%,2013-2021年标化死亡率以每年2.20%的速率下降。2013-2021年我国期望寿命共增长2.52岁,男性增长2.51岁,女性增长2.41岁。各年龄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起积极作用,60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明显增加。男性居民的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均低于女性居民。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范围为2.48~2.97岁,男性损失范围为2.47~2.87岁,女性损失范围为2.43~3.00岁。结论 2013-2021年我国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大,应对男性居民以及老年居民脑血管健康进行重点防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增加居民期望寿命。
2025年05期 v.42 567-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邱颖;于凡;问芳芳;
目的 调查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岗位准备度及社会参与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 985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中文版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RTW)、自主参与问卷(IP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疾病进展恐惧量表(FoP-Q)、医学应对量表(MCMQ)评分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岗位准备度及社会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1)2 985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RRTW平均得分为(39.50±4.75)分,IPA平均得分为(77.84±10.63)分;(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家庭人均收入、SSRS、MCMQ积极应对得分,高FoP-Q及MCMQ消极应对得分是导致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降低的相关因素(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SSRS、MCMQ积极应对得分和高MCMQ消极应对得分是导致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社会参与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岗位准备度及社会参与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受家庭经济、社会支持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可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降低疾病进展恐惧,改善应对方式,帮助其尽快重返工作岗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025年05期 v.42 57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莉斯;唐蕾;陈宇;石金晶;夏旭良;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与家庭复原力、社会支持及心理韧性的关联研究。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556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FR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评估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与家庭复原力、社会支持及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与家庭复原力、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家庭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复原力、社会支持及心理韧性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癌症复发恐惧,与家庭复原力、社会支持、心理韧性显著相关,应重视患者家庭复原力、心理韧性的干预,鼓励患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
2025年05期 v.42 576-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孙晓玉;康军;
目的 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527例创伤性TBI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TBI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创伤性TBI患者的SDSS评分为(13.02±2.42)分,PTGI评分为(58.48±9.51)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对创伤性TBI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2、2.634、2.963,P<0.05),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创伤性TBI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16、9.524、11.934、14.716、19.652,P<0.05)。结论 创伤性TB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其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高风险群体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积极改变TBI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
2025年05期 v.42 58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慧玲;牛志霞;张慧;杨亦丹;
目的 分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患者术后疼痛自我管理、生命质量与其心理弹性的相关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560例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HR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心理弹性量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Health Survey,SF-36)等评估资料,经Pearson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THR患者术后疼痛自我管理、生命质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THR患者心理弹性量表总评分为(55.23±10.39)分,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量表总评分为(35.33±4.62)分,SF-36总评分为(72.88±0.16)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THR患者术后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与疼痛自我管理评分、SF-36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疼痛自我管理以及生命质量均为其术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t=26.331、14.101,均P<0.05)。结论 老年THR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受其疼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命质量的正向影响,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等方式对其心理弹性进行调节和改善。
2025年05期 v.42 58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艳云;余本英;王娅萍;郑苗苗;杜琳;
目的 研究小组工作介入在缓解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和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74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7,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n=287,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组工作介入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以及照顾者焦虑情绪、负担及照顾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10.067,t=3.518,P<0.05),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t=3.975,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者焦虑情绪、负担各评分、照顾能力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t=3.953、3.147、2.655、3.190、2.853、3.126、3.508、3.034、4.201、3.731,P<0.05)。结论 采用小组工作介入模式干预可缓解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同时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强化其照顾能力,并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应对方式。
2025年05期 v.42 589-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乃吉米耶·阿卜杜热西提;巴合达娜·塞力克;姜婷;
目的 调查新疆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21条目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于2023年2-5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对新疆多所高校的8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疆高校大学生抑郁平均得分为(8.10±9.02)分,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平均分为(2.39±0.69)分;在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中,性别方面,女性患抑郁风险低于男性(OR=0.498,95%CI:0.371~0.670);专业类别中,工学(OR=1.684,95%CI:1.077~2.634)和其他专业(OR=1.775,95%CI:1.216~2.593)患抑郁风险高于医学专业;积极心理品质层面,一般积极心理品质患抑郁风险低于较差者(OR=5.003,95%CI:2.698~9.277);中消极感(OR=8.892,95%CI:2.169~36.447)、高消极感(OR=100.685,95%CI:20.369~497.698)患抑郁风险高于低消极感;积极情感方面,中等(OR=0.138,95%CI:0.081~0.233)和高积极情感患抑郁风险低于低积极情感(OR=0.135,95%CI:0.073~0.251)。结论性别、年龄、专业、心理品质和情感状态均对大学生抑郁产生影响。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如为工学等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压力应对与情绪调节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团体活动、心理训练等提升积极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消极情感,降低抑郁的发生风险。
2025年05期 v.42 593-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尹丹江;袁超维;姚赛佳;杨凌;张博研;陶剑;徐洪吕;
目的 探讨加工食品消费与大学生压力症状的关联。方法 在云南省某大学整群随机抽取1 9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食物频率调查表(FFQ)收集加工食品的消费情况,使用21条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估大学生压力症状评分。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压力症状的报告率,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加工食品消费与压力症状的关联。结果 云南大学生压力症状报告率为7.49%;男性和女性的压力症状报告率分别为7.58%、7.44%;家庭居住在农村和城市的压力症状报告率分别为7.58%、7.12%。在广义线性模型中,控制人口学变量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的结果显示,面包蛋糕(β=-0.071,95%CI=-0.14~-0.001,P<0.05)和速食食品(β=0.123,95%CI=0.053~0.194,P<0.001)的消费与大学生压力症状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人群中,加工食品消费与较高的压力症状风险相关,学校相关部门应指导学生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以减少压力症状发生。
2025年05期 v.42 598-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钟庆;黄远霞;熊越华;梅欣;李毅琳;刘满清;张志峰;
目的 分析《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前后15岁及以上人群对二手烟暴露危害认知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和2022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 551和2 673份,使用SPSS 22.0及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赋值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二手烟危害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和2022年居民二手烟危害知晓率分别为60.75%和6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吸烟状况、二手烟暴露、控烟信息以及烟草广告是居民二手烟危害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15岁及以上人群对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知有所提高,但农民、低文化水平等重点人群的控烟宣传仍需加强。
2025年05期 v.42 603-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游鹏程;王秋垟;李波;罗通;王义容;周芳芹;杜奎;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在环境质量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在湖北省松滋市4家二级医院就诊的1 120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 120例同期健康学龄前儿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环境监测和临床检查等方式,收集学龄前儿童的基本信息、居住环境以及环境质量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 120例患儿检测发现,有明确过敏原1 017例,阳性率90.80%;其中895例患儿过敏原超过2种,主要以尘螨、香烟、花粉和蟑螂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家族过敏史、家中尘螨浓度≥10μg/g、饲养宠物、被动吸烟、经常使用空调、家中养花、屋尘、居住环境潮湿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饲养宠物、家中尘螨浓度≥10μg/g、经常使用空调以及被动吸烟是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深入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2025年05期 v.42 60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郑雷;李青;夏杰;缪莉;
目的 调查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情况并分析其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1年3-6月,利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马鞍山市符合纳入标准的4 10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对其人口学特征、罹患慢性病情况、认知功能状态等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并利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显示,37.71%的老年人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95%CI):1.535(1.342~1.756)]、低文化程度[OR(95%CI):1.919(1.679~2.193)]、高血压[OR(95%CI):1.370(1.196~1.569)]、糖尿病[OR(95%CI):1.260(1.076~1.475)]、高脂血症[OR(95%CI):1.874(1.460~2.406)]、痴呆家族史[OR(95%CI):1.748(1.326~2.305)]都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并且危险因素复杂,应根据相关潜在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2025年05期 v.42 612-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邓宇豪;夏萍;刘茂玲;邹宗峰;揭建旺;李满;张志坚;邱吴婧;
接受公共援助的独居老年人(oder adults living alone receiving public assistance,OAP)健康行为量表(Health Behavior Scale for OAP,HBSO)由日本学者Isozaki和Tadaka团队在2021年开发,它是首个针对独居低保老年人的健康行为量表,旨在评估独居老年人在接受公共援助时的健康行为。HBSO量表包含自我效能感知的个人力量和日常健康实践技能两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量表进行计分。HBSO量表的Cronbach'sα为0.75,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标分别为拟合优度指数(GFI)=0.973,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53,比较拟合指数(CFI)=0.95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49。HBSO量表兼具操作简便性与良好信效度,为独居低保老年人健康行为的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文章对HBSO量表的结构、开发过程、计分方法、信效度及其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2025年05期 v.42 62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丽清;尹杰;陈新春;邱诗雅;黄红卫;
目的 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构建体检中心医学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江西省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医学人文关怀现状及问题,为破解“技术精度”与“人文温度”的二元对立提供实践路径。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设计,通过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涵盖环境设施、沟通协调、体检服务、医院管理与政策、健康教育五维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江西省14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实证测评,结合问卷调查与量化分析,评估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差异。结果 江西省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医学人文关怀能力整体良好,体检服务维度(4.04分)与环境设施维度(4.01分)优势显著,健康教育维度(3.97分)相对薄弱。H5、H1等省级医院在硬件设施与规范化管理上优势突出,而地市级医院H9因流程管理缺陷、线上互动缺失等问题排名较后。结论 环境设施与体检服务是提升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的核心驱动因素,建议通过“一站式”空间规划优化体检环境,构建“检前-检中-检后”闭环管理体系,并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健康教育模式,推动体检服务向人性化、精细化转型,该研究可为健康中国战略下体检中心医学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提供理论范式与实践依据。
2025年05期 v.42 626-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硕;姚惊雪;沈良;覃朝晖;
目的 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医保欺诈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未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收集1997-2022年国内外医保欺诈研究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进行聚类和共现分析。结果 国内医保欺诈研究起步较晚,但年均发文量上升较快;国外文献发表处于波动式上升状态,美国是当前医保欺诈研究的前沿国家。国内相关研究集中于学者个体,团队间合作较少,国外形成了以Ekin、Khoshgoftaar和Akweongo为代表的三个团队。国内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医保欺诈的机制概念与监管方法,国外研究热点聚焦于医保欺诈的大数据监管和模型构建。结论 目前我国医保欺诈研究仍处于理论向实际过渡阶段,量化研究成果不足。建议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学术团队间的经验交流,加强研究机构与研究者间的合作,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智能监管中,形成协同治理的创新式监管理念。
2025年05期 v.42 63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传丽;曾慧;龙盛双;钱明江;周静;杨娜娜;万洁;周仁佳;
目的 了解三级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对患者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为医院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某新建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入住ICU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1∶1配对,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因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中位数差值分别为5天、72 280.3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病例组床位费、治疗费、护理费、西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抗菌药物费、其他费均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西药费差值最大,中位数差值为34 750.41元。两组患者呼吸道、腹腔感染和血流感染中位数差值分别为54 752.17元、98 662.92元、50 186.99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ICU住院时间延长,显著增加ICU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对减少患者经济损失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5期 v.42 636-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帆;吕翔;童雪君;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下结肠良性肿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超支影响因素,为医院合理规划与分配医疗资源、精准控费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费用结构中各类与总费用的关联程度,再结合帕累托法则,将药品、耗材、检查检验费用、麻醉科费用、住院天数、参保类型作为前因条件,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的条件质检组态分析。结果 结肠良性肿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超支的核心路径有5条,通常均为3~4个核心条件协同作用,药品和检查检验费用为多条路径的核心影响条件,材料费用其次。结论 结肠良性肿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超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其核心路径的剖析,应加强医保智能监管、优化就诊流程和探索临床路径与DIP的结合,建立DIP新模式下的全成本管控机制以提升控费的精准度。
2025年05期 v.42 640-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何艳;任宏飞;陈恋;张铭光;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静脉留置针使用的科学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及相关社会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613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占67.21%。使用静脉针留置的患者与不使用静脉针留置的患者在年龄、就业状态、年收入水平、家庭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对静脉留置针的风险认知、对静脉留置针使用的信任度、医疗保险类型、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及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就业(OR:0.594,95%CI:0.433~0.814)、心理健康状况差(OR:0.614,95%CI:0.455~0.829)、对静脉留置针使用的不信任(OR:0.582,95%CI:0.413~0.820)及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差(OR:0.584,95%CI:0.411~0.829)是消化内科患者不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广泛,体力劳动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对静脉留置针缺乏信任以及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差均对患者选择静脉留置针产生负面影响,建议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优化管理策略,改善患者治疗体验。
2025年05期 v.42 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蔡鑫;王雪娇;曾冬阳;管爱君;江美婷;
网约护理服务可以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上门护理服务及专业指导,被视为护理服务未来的蓝海,但其安全风险备受关注。运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方法,评估网约护理服务的平台管理、服务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及等级,针对风险值(RPN)>150的失效模式提出改进措施。通过FMEA分析,RPN>150的失效模式有“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不够(RPN=294)”“护患信息泄漏(RPN=280)”“服务对象用药错误(RPN=240)”“服务对象有攻击行为(RPN=200)”“服务过程或结果不及预期(RPN=180)”和“重要仪器设备出现问题(RPN=160)”。根据FMEA评估结果制定应对策略,可为降低网约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提供参考依据,为改进护理服务方式和提升护理质量保驾护航。
2025年05期 v.42 648-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祖力皮也·吐尔逊;何瑞;薛素梅;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执业环境中现存问题和影响因素,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平台获取2018-2022年新疆地区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数据,得分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执业测评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新疆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执业测评得分呈逐年上升趋势。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的37个条目中得分最高的是“医院为新入职护士有系统培训”,为(88.79±18.59)分;得分最低的是“护士有机会决定医院事务”,得分为(52.08±32.19)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执业环境得分结果呈正相关,年龄越大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越高(β=0.046,P=0.004);护士学历与执业环境得分结果呈负相关,学历越高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越低(β=-1.723,P<0.001);职务级别与执业环境得分结果呈正相关,职务级别越高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越高(副护士长及护士长:β=7.789,P<0.001;护理部副主任及以上:β=10.858,P<0.001);工作年限与执业环境得分结果呈负相关,工作年限越高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越低(年限2~<5:β=-2.016,P<0.001;年限5~<10:β=-2.89,P<0.001;年限≥10:β=-3.161,P<0.001);年份与执业环境得分结果呈正相关,年份越往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越高(2019年β=3.532,P<0.001;2020年:β=4.017,P<0.001;2021年:β=5.702,P<0.001;2022年:β=7.185,P<0.001)。结论 新疆地区医疗机构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细化体现关爱护士身心健康的相关政策,比如提出高年资护士的关爱政策等,需要考虑给护士参加管理委员会的机会、参加医院内部管理的机会、给护士决定医院事务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护士执业环境满意度。
2025年05期 v.42 65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