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文文;詹星宇;郑信;曹成霖;胡志;白忠良;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围绕个体生命各个时期的健康问题进行系统化、全面化、连续化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准确把握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内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是建设和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我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实践中凸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多方位共同发展、多主体协同参与、多途径实践创新以及构建PDCA循环格局等方式来完善我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对策建议。
2025年04期 v.42 39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许可心;刘冲;何曦;李昕;
目的 探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下大型公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为医疗保险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使用扎根理论和NVivo 12 Plus对案例医院2021-2023年政府工作热线转办的医疗保险相关投诉类工单进行编码和梳理,明确投诉的数量、主体、频率以及主要内容;根据策略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研究时间段内有效的医疗保险类投诉工单数量为117例,月均投诉量为3.25例。以北京市医保患者为投诉的主体人群,99%以上的工单投诉1~2次。投诉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保险基础管理、医疗保险政策以及医疗保险综合管理问题。结论 接诉即办背景下,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要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创新医疗保险管理模式;连续的医疗保险管理链需要多部门协作,建立由单一部门处理向多部门协作的组织体系;把握医疗保险管理薄弱环节,以信息化手段强化医疗保险基础管理;增强医患沟通技巧,做好医疗保险政策解读宣传,不断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医疗保险相关投诉。
2025年04期 v.42 398-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胡亚琼;邵志民;夏碧芸;周靓赟;刘林艳;李乐;
目的 了解上海市级公立医院健康科普工作的推进进展。方法 于2023年9月,对上海市34家市级医院健康科普相关部门负责人共34人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激励考核、保障机制等。结果 34家医院中,28家(82.4%)已经初步构建健康科普工作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疾病防治和健康知识。激励考核方面,10家(29.4%)医院已经将科普宣传纳入科主任绩效考核和目标责任书,13家(38.2%)设立院内奖项评比,14家(41.2%)进行排名公示。人才管理方面,20家(58.8%)医院对科普人才开展了技能培训,10家(29.4%)设置了人才基金,14家(41.2%)进行了分类分层管理。保障机制方面,18家(52.9%)医院设立专项经费预算,14家(41.2%)医院同时提供专门场地和设施设备。各家医院根据功能定位、依托学科特色,正积极打造科普品牌、建立激励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支持,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现阶段,该地市级公立医院健康科普工作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互动效果不佳、梯队建设不足、数字融合不深等问题。结论 为促进健康科普权威性、高质量、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建议进一步以政策导向引领市级医院的发展定位,以多重维度织密健康科普的内容体系,以专业视角搭建健康科普的智库体系,以持续改进赋能健康科普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42 40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钱欣月;孙雪姗;秦彦雯;闻烈;
目的 探索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政策现状及地域差异,为后续政策的调整及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国家及各省份医疗保障局官方门户网站,梳理政策现状,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各地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总体上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政策呈“提出-细化-补充”趋势,目前各地在支付范围、结算方式、医疗服务项目及监管要求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建议将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界定为同一患者同一疾病的复诊,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收费及支付清单,持续提升医保信息化建设水平。
2025年04期 v.42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李怡萱;童莺歌;钱金伟;骆玲玲;林莹;黄德钦;潘祥;倪珂;李云霞;
药学健康素养建设是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以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开发的药学健康素养评价工具(Pharmacy Health Literacy Assessment Tool, PHLAT)为切入点,探讨药学健康素养的概念及背景、PHLAT的内容及应用现状。在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药房可以药学健康素养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药学服务,增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与可及性,全方位推动全民健康素养的普及和提升。
2025年04期 v.42 41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杰;杨金铭;蒲晓芳;
目的 分析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公立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检索2018-2023年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 6软件,统计分析其研究热点、趋势、作者等内容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论文641篇,年度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政策研究双向促进。研究前沿集中在体系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等。研究热点有党建引领、医院管理、文化建设、运营管理、绩效管理等;作者共现分析显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张义丹、许栋、张明等;发文机构分析结果显示,各机构之间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跨地区、跨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尚未形成稳定的合作网络。结论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究前景广阔,如何推动公立医院建设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多学科协作、培养高质量人才队伍等是未来研究趋势。
2025年04期 v.42 415-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冯寸;校益章;谢松洪;黄卉;刘冰;
目的 研究2017-2022年十堰市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十堰市15~69岁常住居民,对其开展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2017-2022年十堰市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达标率分别为28.79%、29.96%、55.88%、59.76%、57.81%、56.05%,呈波动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和家庭年收入是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7-2022年,十堰市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达标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达标情况在人口学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应重点针对男性、高龄人群、低文化水平及低收入等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2025年04期 v.42 42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邱济芳;
在生育政策变迁下,随着高龄产妇数量增加,其生育风险问题广受关注。通过梳理生物医学、风险管理、群体结构、社会批判四种视角下的高龄生育问题研究,指出当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应该跳出单一学科和模式仅关注于生物医学风险的框架,而应从跨学科视角挖掘女性自身对生育的理解和体验、女性生育与其职业和生命历程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龄生育社会支持的对策建议。
2025年04期 v.42 42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潘;陈小红;
目的 探讨家庭叙事疗法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生命意义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10月晚期肿瘤安宁疗护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56对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叙事疗法。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 Questionnaire, MCMQ)、生命意义感量表(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SPBS)进行评分,通过SPSS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得分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医学应对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面对维度高于对照组,屈服维度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生命意义感量表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叙事疗法有助于改善晚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命意义感,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42 431-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马海峰;翟秀珍;贾聚娟;张耀元;孙健;王刚;白璐;景永慧;宋爱霞;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现状,探究PS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并评估PSD情况。利用t检验、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SD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298例(43.3%)患者发生PSD,单因素分析显示,PSD组与非PSD组在性别、Barthel指数、NIHSS评分、CDC42 mRNA表达水平、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OR=1.919)、神经功能缺损加重(NIHSS评分:OR=1.095)、日常生活能力下降(Barthel指数:OR=0.886)、免疫失衡(Th17/Treg比值:OR=0.291;hs-CRP:OR=1.892;IL-6:OR=1.785)及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OR=2.517;FIB:OR=1.578)是PS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较高,女性、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差、免疫失衡及凝血异常是PSD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PSD高危人群筛查与个性化干预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2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金小洁;周红芳;马平平;孙丽;徐俊炜;庄超;钱钰颖;王琴;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9年7月-2024年6月入住南通市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的334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1∶1方法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1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差异,数据采用Stata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36 770.12(24 148.19~49 118.30)元,非感染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14 497.08(9 554.22~21 393.20)元,因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损失22 273.0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0天;非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天,因感染导致的住院天数增加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部位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均高于单部位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且多部位感染较单部位感染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大。
2025年04期 v.42 440-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牛文丽;吴维佳;张丞;夏雪;陈平浩;雷雪鹭;刘思佳;黄垂灿;罗庆;樊利春;
目的 研究海南省学龄期儿童睡眠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选取海南省86所小学19 907名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探索儿童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海南省学龄期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率为77.88%,主要表现为白天嗜睡(72.16%)和睡眠焦虑(50.94%)。独生子女、非父母及(外)祖父母为主要带养人、非核心及主干的家庭类型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女童、年龄相对较大、家庭年收入相对较高、母亲为中专/高中学历、每天屏幕暴露<2 h及每天户外活动≥2 h是睡眠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海南省学龄期儿童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独生、主要带养人非父母及(外)祖父母、来自非核心或主干家庭、年龄较小、居住在农村地区儿童的睡眠问题,同时可通过加强户外活动、减少屏幕暴露改善学龄期儿童睡眠障碍问题。
2025年04期 v.42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钟桂琼;李珊;杜春华;马建明;张惠香;
目的 分析0~3岁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接种建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023年2月-2024年12月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的1 050例0~3岁儿童家长,分析其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知晓度情况、接种情况、接种意愿,依据接种意愿将其分为有接种意愿组、无接种意愿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0~3岁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意愿相关因素。结果 在1 035名有效调查对象中,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平均知晓率为76.14%,知晓途径主要为医务人员介绍(36.29%);626名儿童接种过1剂次及以上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60.48%,常见6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比例分别为83.29%、74.98%、20.77%、57.39%、53.33%、14.59%;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有意愿的占80.39%,19.61%家长无接种意愿;儿童非本地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认为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不安全为接种意愿危险因素(P<0.05),家长文化程度高、参与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活动、知晓非免疫规划疫苗、听从预防接种医务人员推荐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0~3岁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意愿率高,但仍有较多因素影响接种意愿,应鼓励预防接种人员积极提供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学龄前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2025年04期 v.42 449-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程颖;韩蕾;
目的 探究学龄期儿童上肢骨折术后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患儿情绪状态与恐动症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22年4月-2024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学龄期上肢骨折患儿613例,收集患儿基本信息和病理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术后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613例上肢骨折患儿中术后发生恐动症者501例,发生率为81.73%。恐动症组年龄低于非恐动症组,女性、中重度疼痛、手术史、骨折史占比及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分高于非恐动症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SCAS、CDI评分与恐动症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164、r=0.107,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95%CI)=2.100(1.249~3.531)]、中重度疼痛[OR(95%CI)=2.316(1.466~3.658)]、手术史[OR(95%CI)=2.530(1.099~5.824)]、骨折史[OR(95%CI)=2.762(1.064~7.170)]及CSAS[OR(95%CI)=1.138(1.087~1.192)]、CDI[OR(95%CI)=1.102(1.045~1.163)]评分升高是影响患儿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增长[OR(95%CI)=0.667(0.591~0.754)]是影响患儿术后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学龄期儿童上肢骨折术后恐动症发生率高,年龄、性别、疼痛程度、手术史、骨折史及CSAS、CDI评分是影响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2025年04期 v.42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张镏琢;张明;庄新耘;朱德香;翁少凡;林大枫;张乃兴;
目的 对深圳市教育机构的教师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职业紧张及其他工作生活相关因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2020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体检的教育机构中抽取9所教育机构共494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工作内容问卷》对其睡眠质量和职业紧张因素进行评估,同时收集工作、个人生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无睡眠质量问题者364例,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者87例,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19.29%。职业紧张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OR=9.188),工作单位为中学、小学、曾经或正在带教毕业班、饮食不规律同样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3.229、2.927、2.614、1.864。平均日课时数同样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平均日课时数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睡眠质量问题的风险上升1.547倍。结论 中学和小学教师的睡眠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可从降低职业紧张、合理安排教学工作、鼓励规律饮食等方面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其睡眠状况。
2025年04期 v.42 457-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邵富叶;陈平;郭莹莹;贾光耀;孙昕霙;
目的 探究我国老年人社会隔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三者之间关系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社会隔离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Berkman社会网络指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筛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3 513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χ~2检验进行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以Spearman相关分析社会隔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之间相关性,以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之间中介效应,以Process插件检验中介效应。结果 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6.68%;相关分析显示,社会隔离得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得分之间呈负相关(r_1=-0.142,r_2=-0.140,P<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_3=0.345,P<0.001);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社会隔离得分会影响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β_1=-0.835,β_2=-0.553,P<0.001),引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后,社会隔离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对抑郁有影响(β_3=-0.675,β_4=0.289,P<0.001),并且社会隔离的偏回归系数绝对值从0.835降至0.67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社会隔离和抑郁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16%。结论 老年人社会隔离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与抑郁发生相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社会隔离与抑郁发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2025年04期 v.42 461-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余虎;尹君;徐劲松;暴金伦;
目的 调查西藏地区某医院患者出入院流程时效性及满意度现状,分析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为优化高海拔地区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24年2-6月正常入院并出院的患者540例,记录患者出入院流程实际办理时间,调查其期望时间,对比实际办理时间和期望时间差异,调查患者满意度水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出入院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 入院服务流程、出院服务流程实际等待总时间分别为(48.32±10.75)min、(42.42±11.26)min,均大于期望时间(36.37±5.22)min、(32.28±6.43)min(t值分别为23.237、18.172,均P<0.05);患者出入院流程总满意度评分为(80.20±9.3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患者出入院流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办理总时间、入院办理总时间、首次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住院天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患者出入院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变量(β分别为-0.251、-0.247、-0.191、-0.114、-0.102、-0.085、-0.091,P<0.05)。结论 该医院出入院流程尚未达到患者预期时效标准,患者对布局标识、结算效率、出入院时间、病区等待时间的满意度较低,需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精益服务。
2025年04期 v.42 467-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婷;余本英;杨宁;孙艳云;蒋玮;刘钋宁;杜琳;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直系看护亲属压力感受、压力反应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经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3月-2024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直系看护亲属532例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采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心理压力测量表(APESK-PSTR)、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儿入院时其直系看护亲属社会支持度与家庭压力感受、压力反应的相关性,并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直系看护亲属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 PSSS得分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直系看护亲属性格、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压力感受及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看护亲属性格、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压力感受及反应是影响患儿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PSSS分别与CPSS、APESK-PSTR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GWB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直系照护亲属家庭压力感受、压力反应与社会支持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患儿直系照护亲属的家庭压力情况可影响患儿的社会支持程度。
2025年04期 v.42 472-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曲福琴;姜燕;张淼;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医院放射诊疗从业人员的职业防护行为,探讨其与职业健康的关系。方法 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参加乌鲁木齐市某医疗机构组织的放射防护人员职业培训的480名放射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放射防护行为和职业健康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调查对象防护行为与职业健康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职称、工种及工龄间放射医务人员的防护行为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职称为初级及以下、工种较分散及工龄<5年是影响调查对象防护行为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防护行为合格组血常规、心血管系统和眼晶状体的异常率均明显低于不合格组(P<0.05),两组胸片、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细胞的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调查对象防护行为不合格率与血常规异常率、心血管系统异常率及眼晶状体异常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放射从业人员的职业防护行为实践率不高,增加了其职业健康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工作人员的防护行为,以保障放射诊疗人员健康和安全。
2025年04期 v.42 47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鲁丹;杨涛;缪继;
目的 分析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人群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4年7月简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1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健康管理心力衰竭患者服务管理后的第3个月进行一般资料、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根据患者治疗依从性将其分为依从性良好组与依从性不佳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良好者322例,依从良好率为65.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同服药物种类、健康素养得分、SAS得分、SDS得分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中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待提升,而除了年龄、文化程度、同服药物种类等影响因素外,健康素养和心理状态也对其有较大影响。
2025年04期 v.42 480-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郝秀梅;黄金明;王宁;
目的 研究我国中老年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三高”疾病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策略。方法 利用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研究我国中老年“三高”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以四因素Anderson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中老年“三高”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中老年“三高”人群一个月内门诊服务利用率为24.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高”共病(OR=1.232,95%CI:1.108~1.371)、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OR=1.175,95%CI:1.028~1.342)、抑郁症状(OR=1.260,95%CI:1.120~1.418)、疼痛(OR=1.825,95%CI:1.612~2.067)、体检服务利用(OR=1.374,95%CI:1.234~1.531)、住院服务利用(OR=2.272,95%CI:2.024~2.551)、饮酒(OR=0.861,95%CI:0.795~0.977)、吸烟(OR=0.802,95%CI:0.692~0.930)和社交(OR=1.222,95%CI:1.098~1.361)是“三高”老年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三高”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率较低。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门诊服务效率,增强门诊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率,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中老年“三高”人群的疾病管理能力。
2025年04期 v.42 49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蒋恩;时国东;陆子鹏;蒋奎荣;
专病联盟建设对提高区域专病治疗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胰腺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经济负担高,对成立区域专病联盟具有迫切需要。江苏省胰腺专病质控中心通过借助医联体建设组成多学科多级质控网络、构建胰腺专病的数据标准以及精准质控大数据平台、制定胰腺外科围手术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广胰腺外科关键临床技术等措施,以实现胰腺外科围手术期精准质控,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025年04期 v.42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璜;陈一鸣;索斯琴;李欣茹;罗安斐;马超;张持晨;
目的 基于安德森模型,探究农村中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高效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CHARLS项目2018年数据,选取45岁及以上的农村多重慢病患者1 881例,采用Logit、OLS和Poisson回归多种分析方法,探讨农村中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近一个月内利用过门诊服务者占26.36%,近一年内利用过住院服务者占31.05%;门诊服务利用率与住院服务利用率在不同年龄、健康自评状况、多重慢病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性别、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多重慢病数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影响农村中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应优化农村中老年患者就医资源,为老年弱势群体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与就医机会;完善医保报销政策,提高基金利用效率;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多重慢病,减轻卫生服务利用与医疗经济负担。
2025年04期 v.42 50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车小艳;张晓丽;包芳;刘武;
目的 评价靖远县医疗机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报告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AEFI报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AEFI漏报调查及报告管理质量核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2年全县AEFI报告发生率为78.31/10万(58/74 063),漏报率为7.94%,医疗机构报告达标率为39.13%(9/23),报告及时率和分类率均为98.28%。网卡一致率为70.69%,完整率为63.79%,准确率为58.62%,随访率为56.90%,城区医疗机构与乡镇医疗机构网卡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5,P<0.05)。医疗机构监测管理及接种报告人员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以下,城乡两级医疗机构AEFI监测报告人员工作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FI监测知识知晓率为77.17%。结论 靖远县AEFI监测报告质量亟待提高,健全工作报告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及稳定人员队伍,有助于提高AEFI监测的敏感性和报告质量。
2025年04期 v.42 50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何景波;曹浩林;阿尔伍且;高晓凤;
目的 从需方角度对四川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744名四川农村老年人,对其感知的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农村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总评分为(38.65±8.18)分,按百分制计为(70.27±14.87)分;满意率为87.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少数民族(OR=0.521,95%CI:0.354~0.768))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服务总评分较低,60岁以前职业为非务农者(OR=1.913,95%CI:1.090~3.355)总评分较高;无配偶/伴侣(OR=1.849,95%CI:1.144~2.989)、饮食控制注意者(一般注意vs不注意:OR=2.412,95%CI:1.155~5.037;较注意vs不注意:OR=2.103,95%CI:1.199~3.690)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对自身健康“一般了解”者满意度较低(一般了解vs较了解:OR=0.559,95%CI:0.345~0.903)。结论 四川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一般,在未来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广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人员的特征,针对性地加强健康管理知识宣传,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水平。
2025年04期 v.42 510-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蒋艳;周奕汝;曹桑蔚;满晓玮;赵丽颖;程薇;
目的 分析中医类医院中不同来源患者治疗费用的受益人群特征,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法,核算并分析2019年北京市中医类医院治疗费用的受益人群构成。结果 2019年北京市中医类医院治疗费用为309.86亿元,本地居民治疗费用占比较高,为78.72%。老年患者占比为49.77%,青少年患者仅占1.65%,本地和外来患者分别倾向于利用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和疑难杂症的优势病种服务。结论 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主要被本地居民、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所消耗,不同优势病种服务不同来源患者。北京市应均衡区域间中医类资源的发展,根据服务对象特点进行中医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
2025年04期 v.42 515-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艳君;高晴晴;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8-2022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400例;分析例均住院总费用及支出项目变化,计算各项费用支出项目结构变动值;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院2018-2022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呈现逐年升高趋势,支出项目中构成比自低到高为:检验费<床位费<材料费<治疗费<药费,治疗费和药费为主要费用支出项目,其构成比分别为>50.00%和>2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外埠、自费、住院天数≥15 d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呈正相关(β=0.157、0.148、0.166、0.174,P=0.023、0.018、0.028、0.032)。结论 医院2018-2022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住院费用较高,且以治疗费和药费为主要项目,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来源区域、支付方式以及住院天数,可针对不同年龄、来源区域、支付方式以及住院天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制定合理的医药费政策。
2025年04期 v.42 520-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